家暴会给身体和精神造成巨大的伤害。我经常听到当事人对家暴一方恨之入骨,要求对方付出金钱上的代价,甚至是承担刑事责任,法律上会支持吗?这期视频我们就讲施暴一方在法律上到底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。
,离婚时实施家暴,一方要赔偿受害方,并且会少分财产。家暴是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之一,如果被认定了存在家暴,即使是实施家暴一方不同意离婚,法院也可以直接判决双方离婚。民法典还规定了遭受家暴的无过错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。那损害赔偿金额要多少合适呢?从法院的审判实践来看,家暴的损害赔偿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抚慰,一种象征意义。法院判决损害赔偿的金额在几千到几万之间,一般不会超过10万。所以那些要求几十万、几百万的精神损失费,一般都不会得到法院支持。
民法典还规定了离婚时分割财产,法院应当照顾子女、女方和无过错方。家暴是一种过错,所以遭到家暴的一方呢,可以要求多分财产,但多分财产的幅度能有多大呢?一般法院能够判决多分10%到20%,就算是相当照顾被家暴的一方了。所以一方要求对方净身出户的要求是不可能被法院支持的。
第二,离婚时家暴一方不利于获得孩子的抚养权。一般来说,如果一方有家暴的经历,法院会认为这方不适合抚养孩子。法院2014年公布的典型案例,父亲罗某长期酗酒,多次在酒后实施家庭暴力。法院认为,孩子经常目睹父亲殴打母亲,而且孩子也直接被父亲打过,这都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,还可能造成家庭暴力的代际传递。所以法院判决两个孩子都归女方抚养,男方支付抚养费。
但是即使存在家暴,也不等同于家暴一方就完全不可能得到孩子的抚养权。如果双方经济差异比较大被家暴的一方呢?经济条件特别差,没有固定的住所或者没有固定的收入,那这一方就没有抚养孩子的比较好的这种基础。法院可能仍然会判决孩子有没有家暴的一方抚养。如果孩子超过八周岁了,孩子坚决要求和家暴的一方生活的,法院也可能会考虑把孩子的抚养权给家暴的一方。
第三,家暴受害方不离婚,可以要求对方赔偿吗?即使不离婚,也可以单独起诉要求赔偿,要求家暴一方承担侵害自己身体权和健康权的民事责任。身体完整、行动自由和身心健康是宪法和民法典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权利。就算是夫妻也不可以伤害对方的身体,所以即便不离婚,遭受家暴的一方也可以起诉对方,要求对方赔偿医疗费、误工费、营养费、护理费、交通费等等合理的经济损失,而且这些赔偿款会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。
第四,家暴会被判刑吗?受我们国家传统观念的影响,有的农村地区的人,或者一些老一辈的年纪比较大的人,往往认为打妻子孩子是自己的家务事。但事实上,如果家暴导致对方轻伤以及以上的伤势,可能涉嫌了故意伤害罪,要承担刑事责任。如果长期对一方实施家暴的,还可能构成虐待罪。即使是家暴导致的伤势没有到轻伤这样的严重程度,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,施暴一方也可能被处以行政拘留或者罚款。
2019年,北京市房山区法院审理了一起故意伤害的案件,丈夫田怀中和妻子发生口角,把妻子肋骨和脸打伤,后来妻子报警,伤情经鉴定是轻伤二级。法院审理后认为,田怀忠与妻子发生矛盾后不能正确处理,故意伤害妻子身体并致轻伤二级行为,已经构成了故意伤害罪。法院终是判决田怀忠犯故意伤害罪,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。
如果遭到家暴后报警,警察没有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的,我们也可以自己向法院提起自诉,直接要求法院判决对方故意伤害害罪或者虐待罪,但提起刑事自诉对证据的要求非常高,要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对方存在家暴的事实,并且造成了一定的严重后果,法院才可能怕对方构成犯罪。在审判实践中,只有极少数的家暴的自诉案件中,施暴一方被判有罪。家暴是对亲的人的伤害,绝不应该被容忍和原谅。
家庭暴力是错误的,没有任何借口可以成为家暴的理由。如果你看到他人正在遭受家暴,请不要用家务事、家庭纠纷来淡化家暴。如果你遭受过家暴或者正在遭受家暴,请你勇敢的站起来,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。